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

預見未來---導讀Part one (No.01)

作者:王伯達
第一個單元。共九章。講解伯達的九個思路。
第九章的 別活在別人的思想裡
上圖用四條直線穿過所有圓圈。
規則:
1.四條連續的線且筆不可離開紙
2. 線與線之間可交叉

第一章:未來就在我們身邊
一、如何思考未來趨勢?

所需要的工具是一支放大鏡。它讓我們能夠一一捕捉捕捉目前周遭細微的變化。是一隻真正能夠預測未來的工具。因為每一個未來都其實都是從現在開始。
------------------
觀察趨勢→建立模型→從新的數據不斷修正未來趨勢與方向
------------------
若不去不斷修正方向。如P.24 所說:
【當我們久久才去觀察一個趨勢的演進,我們會驚訝變化如此之大,而無法抓住趨勢。 】

二、放大鏡該聚焦甚麼?

(一)政府政策改變遊戲規則
(1)美國新能源法案與糧食價格
a.2005-2008 糧食上漲70%
b.影響中國房地產上漲?
c.中東政治勢力:茉莉花革命
d.美國地位提升 : 別人家越亂它越好
(2)人民幣匯改與世界工廠
1993貶值的人民幣+2001加入WTO=世界工廠
2001 GDP 中國=1.3兆美元 VS 日本4.1兆美元
2010 GDP 中國=5.87兆美元 VS 日本5.45兆美元

匯改改變中國的命運也造成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

(3)贖罪日戰爭與石油危機
        戰爭與關鍵資源價格波動,同樣也會對全球產生劇烈影響。
1973-1981 石油危機 十年漲了13倍。影響:
a.美元本位的建立
b.石油美元機制的形成
c.1990日本泡沫危機
d.1991蘇聯瓦解與美國霸權的確立

(二)領導廠商預見產業變革
1.2011年Apple Inc. 帳上的現金超過美國財政部
→擁有龐大現金與資源的領導企業往往有著改變未來趨勢的能力。(聚焦焦點)
a.2002年HP 併購Compaq ---NB 市場還是有利可圖
b.2004年 IBM (第三大) 賣給 中國聯想 (第八大) 【全球電腦時代即將結束】
c.2007年 Acer 併購美國第四大個人電腦廠商Gateway---淘汰趨勢已確立還笨笨的在搶市占率
d.2007年Apple Computer 改為 Apple 。拿掉了 Computer【全球電腦時代劃上句點】
e.2010年Dell 與 HP 競購 3PAR 雲端儲存服務公司
f.2011年 HP 欲出售電腦部門卻乏人問津。
g.2011年中 Acer Cloud併購美國雲端技術公司 iGware ---搶市占虧了一屁股後終於覺醒

2004 IBM 劃下全球個人電腦時代的句點後。至2011年底股價表現。
HP  11.18%
Dell 56.52%
IBM 96.87%(第一個擺脫電腦事業部門的)
Acer 55% (最後一個警覺的)
Apple380%(軟體服務最成功)

(三)大眾消費習慣,不一樣的思考角度與思維
政府政策與領導廠商 為由上而下觀察趨勢,容易有死角。比如柯達數位相機的策略錯誤。
會誤判趨勢。
作者觀察消費趨勢先觀察兩大消費族群
1.商品領先使用族群
2.商品的落後使用者
商務型筆記型電腦→小筆電
商務型智慧型手機→觸控型智慧型手機
當產品客戶開發到落後使用者族群後。該商品競爭就變的激烈。產品成長速度減緩。
--------------------------------------

產品消費市場人口=使用者 +非使用者 =總體市場(飽和)
智慧型手機的市場。產品從滿足特殊商務人士需求。
低價+觸控技術才能開發到到原本非智慧型手機使用者 =市場進而飽和 。

因為很多企業常常看到的都是使用者市場。搶的也是原本使用者市場。
如之前的Wii 創造的就是非遊戲人口。
當非遊戲人口進來了~遊戲機人口也飽和了。
跟買股票一樣~當平常不買股票的人都買了最後一個笨蛋也進來了。
飽和~也是的市場飽,這個市場成長率很低。這只能當趨勢落後指標。
--------------------------------------
三、我如何用放大鏡看出泡沫
房地產泡沫?
※由上而下→資金的氾濫:a.央行外匯政策 b. 2008-2009年 4000億房貸優惠
當下一波貨幣緊縮就是泡沫破滅的時間點
※由下而上→擦鞋童理論

第二章
懷疑,是成功思考的第一步
※核能是低碳能源?
核能熱效率極低。2/3熱能都是排入海水。熱會降低海水溶CO2能力。
※全球暖化:先有熱還是先有碳?
※通貨緊縮VS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經濟運作效率低,企業頃向漲價,而不是透過生產力的提升,來改善獲利能力。
通貨緊縮:通貨膨脹派認為商品產生預期降價心理,就會賣不好。作者舉電腦為例認為商品
便宜普及率越高。來反駁。
※追求通貨膨脹其實只是債務國政府藉以減輕債務的藉口。
※王伯達為何懷疑外匯存底是泡沫的根源
在我還沒看過《民國100年大泡沫》我也認為台灣全球第四的外匯存底。是台灣經濟奇蹟。
a. 台灣政府2010年入歲預算1.5兆新台幣
b.2009 台灣GDP=12.82兆新台幣
c.2009 台灣外匯存底=12.14兆新台幣
貨幣發行浮濫,放款浮濫,造成房地產泡沫發生的必然結果。

第三章 數據
(一)統計數據的誤用
1.次貸風暴:一小部分人違約造成。用美國平均信貸違約率是看不出的。
2.心理判斷偏差
出車禍死亡的機率遠高於搭飛機失事的機率。但常常會因為心理因素對數字產生錯誤的判斷。懼怕搭機。
3.統計佐證?統統忘掉還比較好!!
【根據統計顯是床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大多數的人都是死在床上,所以你想活久一點,千萬別上床。】
(二) 從數據找到趨勢:人口紅利與人口負債
1.2001年高盛分析師 吉姆 ‧ 歐尼爾 提出「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傭有龐大的人口紅利。十年來經濟成長的確相當高。不過金磚四國人口已老化。來看看以下年輕人口的國家。

墨西哥:人口1.1億,位處於全球最大市場-北美,14歲以下人口佔30%,平均年齡25.6歲,識字率91%。
土耳其:人口7000萬,位處於全球四大原物料供應地-中東、俄羅斯、中亞與東非的中心,未成年人口佔40%,30歲以下的人口比率為60%。
越南:人口近9000萬,14歲以下佔人口比重為20%,平均年齡26.9歲,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5%。


2.汽車克萊斯勒,艾科卡。敗轉勝。判斷美國嬰兒潮結婚生子。研發家用休旅車大賣。
3.日本失落20年 剛好是從1997年勞動人口達高峰開始衰退。
(三) 我如何用數據看出泡沫
房地產只漲不跌?
韓國:2006 年GDP只有美國的6.6%。而把整個韓國賣掉居然可以買1/10美國房地產。
北京:2010年北京土地總值。21兆美元。同年美國房地產總值19兆美元。
台灣:2011Q2 台北市房價所得比16.2倍。房價租金比64年。日本1990泡沫時代最高也來到60年而已。

電學之父,法拉第:【人心是偏向錯誤的,人會在自己強烈需要的事情上,欺騙自己。即使是尋找印證,也是要符合自己的欲望。】
赫婿黎:【事實並不會因為被忽略就不存在】

第四章 專注問題本質
(一) 開放美牛的美國牛肉在哪裡?
台灣政府用開放美國牛肉來交換貿易自由。台灣媒體將美國牛的焦點放在瘦肉精。作者認為台灣的經濟最需要的是產業再造與整併,而不是一個接一個的貿易定。
作者對開放美牛的三個問題
1.是否能勝過韓國在美貿易?
2.所創造的利益是否大過我們承受的污染與健康與本土農務業損失?
3.如果利益大於損失,如何回饋到全民身上?
(二)棒球是推進的遊戲
引用《魔球》一書。棒球的本質是在於【上壘率】而不是過去一直瘋狂追求的【打擊率】
(三)問對問題,才能發覺本質
不斷的提出問題直到最後一個答案。不需要再提出問題。
以棒球比為例。以總冠軍為目標。
1.怎樣才能贏得總冠軍?贏得更多比賽。
2.怎樣才能贏得比賽?得分比對分多。
3.怎樣才能得分更多?越多人回到本壘得分就越多。
4.怎樣讓更多人回到本壘?不停上壘。
5.怎樣不停上壘?選擇高上壘率的球員。
五個問題顛覆了美國職棒一百多年來篩選球員的機制。
※提出一個問題,其實背後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這需要創造利與想像力。
以前述棒球棒球例子。如果問的問題是【如何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會怎樣??
(四)你買的是商品?還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沒有商品這樣東西。顧客真正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般企業往往問的問題:【怎樣增加商品市占率?降低商品成本?提升商品獲利空間?】這些都是是表面上的問題,而非本質。
※後PC時代的個人電腦,只是備胎
當產業處在一個關鍵轉型的時期忽略「商品本質是在解決消費者問題」那企業發展將會有嚴重的影響。
        2008年作者網路發表的一篇文章:〈繼追殺比爾後,Google 將開始追殺台股!〉我們打開電腦後會花多少時間在桌面上的工作?FB、Twitter、online game、google、e-mail 都是連上網的活動。使用者使用電腦要解決的基本問在於:【連上網際網路】


※彼得-杜拉克:【過去的領導者可能是一個知道如何解答問題的人,但未來的領導者必將是一個知道如何提問的人。】
※傳統的個人電腦製造商,在提出正確的問題之前就拼命的想要解決問題。併購提升市占率、削減製造成本.....甚至要求政府補助。
※泡沫的本質是什麼??
房地產會上漲→點單的供需關念。錢比較多?還是房子比較多?.....過去台灣空屋率高房價卻持續上漲,原因就是市場資金氾濫。....稅制與打房措施對價影響不大。應該緊盯央行貨幣政策。
----------------------
類推:

※線上遊戲的本質是甚麼?
2008解決無薪假休閒便宜的娛樂生活---創造出宅經濟奇蹟
※Facebook
1.解決網路私人隱私的問題。
2.增加成就感的平台
※節能產業
電動車產業的本質要解決使用者 1.安全性 2.便利性 兩大問題。再來才是經濟效益


第五章 看不透未來,先看看過去吧
       1980年美國在汽車工業輸給了日本,同時美國發展出電腦工業。(IBM、Apple、微軟、Dell)----汽車是既有的產品。產業電腦化後提升了美國的生產力。彌補汽車工業的率退。
       2010年美國幾乎沒有生產電腦硬體設備能力。(中國、台灣接手)現在美國發展的是新一世代的網路服務軟體。亞馬遜、FB、Apple
P.99 雲端運算成為市場上普遍利用的營運模式,成本的節省與效率的提升.....再度提升美國經濟實力與生產力............?????????????????
       中國現在與當年的日本一樣,同樣累積了資產泡沫、相同的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模式、同樣的接收了美國上個世代的產業、同樣大肆收購美國資產。不一樣的是現在的中國比當年的日本還窮還老。
----------------
※外星球出現了地球人侵略不是坐飛碟。而是搭電梯。
---------------
泡沫的性質:
1.產業泡沫 :美國1. 1870 年鐵路泡沫 2.2000年網路泡沫 →奠定下一輪成長的基礎
2.金融資產泡沫:資產泡沫留下的只有負債與貧負不均→2011年亞洲國家要面對的就是資產泡沫

第六章 本位主義

華人的儒家文化 VS 印度的種姓制度
華人文化:
1.長幼有序:優點:企業執行效率高。缺點:年輕人的想法容易遭到壓抑無法創新
2.成王敗寇:怕失敗,不敢嘗試,易安於穩定→創新與創業的絆腳石
3.有教無類:文盲比率低。勞工素質高。適合發展血汗工廠

印度種姓制度
雖然少了以上華人特色,印度菁英制度,文盲比率較高。但企業的創新比率較高。

中國VS美國
       中國長期對美國貿易順差。輸出人力物力給美國,賺來錢再還給美國(買美國公債)。彼得*希夫推測中國遲早會發現【美元圈套】最後美國人沒錢花就必須會去辛苦的工作了。
       如果中國因大量現金流入,貨幣升值。人民的購買能力變強。但原本來以出口的產業就會衰弱。這是一個產業太弱留強的自然過程。但礙於華人的成王敗寇基因。彼得*希夫的推測無法成立。華人不崇尚優勝劣敗的自然淘汰機制,政府必然會扶植這些企業,最後不得不回過來來繼續購買美國公債,維持過去的經濟運轉模式。

第七章 讓子彈飛一會兒
一.、先進者哪來的優勢?
1.2002年 Acer 推出全世界第一台平版電腦TMC100 比 Apple ipad 早10年推出
失敗原因:(1) 無線網路不發達  (2)貴 (3) 不輕薄攜帶不便

※2002 網路人電腦口爆發點是線上對戰遊戲人口,拿著滑鼠鍵盤。觸控應用軟體與遊戲極少。如果Acer 在十年前檢討出失敗的原因。用十年的時間不斷加強軟實力,也許Apple 永遠無法超越。不過這是馬後砲了(事後論)以華人成王敗寇的基因的的很難不斷的嘗試創新然後失敗再嘗試創新。加上台灣的企業太重視立即的利潤。遠光很短淺不可能看到十年後。

※YouTube 與Facebook 如果早十年出現........(事後論)
※Gamil 考慮時間的因素隨著時間增加量。以降低營運成本。
讓使用這有無限擴增的幻覺。

二、兩兆雙星輸給三星,因為缺乏時間概念。
【後PC時代】硬體製造產業屬於大者恆大贏者全拿的趨勢。台灣跟韓國產業重疊性高。輸一點最後可能導致個個被擊破。從產業問題演變成金融問題。 (3D1S 四大慘業屬高資本資出型。不斷跟銀行借錢來燒......)
2007年金融風暴後,台灣政府本來提出企業整並計畫。但2009年景氣復甦。企業又各占山頭不願放棄主導權。如果政府有時間觀念就會了解,景氣循環產業在未來還會遇到一樣的問題。下次不景氣會更嚴重。
-----------
企業變成用時間累積更多的負現金流與銀行負債。

韓國拜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所賜
1.整並企業 (減少內部競爭擴大對外規模並加入了時間的觀念)
2.積極佈建全國網際網路(下個世代的產業) (後來更成立遊戲大學)
3.提出文化立國(韓國飲食、戲劇與音樂已風靡全球)

日本看到韓國的成功2009年日本產業革新機構誕生,開始學韓國整並企業。
SONY、Toshiba、Hitachi、Panasonic 整並中小尺寸面版事業成立【日本顯示器公司】
2012 富士通、瑞薩、松下半導體部門整並。

台灣政策上依舊缺乏時間觀念,一個個企業落入金融紓困.......台灣一場產業風暴將無可避免。

第八章 蝴蝶與龍捲風
       蝴蝶效應?我覺得應該改成關鍵效應或者市關鍵蝴蝶效應。茉莉花革命不在於幾一兩個人吃不飽。而是在於美國新能源法案的效應引發全球通貨膨脹。造成一大群人買不起糧食。

美國新能源法案引發問題:
1.茉莉花革命
2.原油上漲?
3.中國擔心通貨膨脹造成茉莉花革命。於是調漲存款準備率與利率至史無前例的高點。房價也因此崩跌20~30%

---------------------------
我個人覺得美國新能源法案問題引發糧價暴漲與通貨膨脹。是短暫的問題。因為全球氣候異常造成糧食緊繃。美國要長期持續推展新能源法案是有問題的。引爆茉莉革命的因素也絕非此一項。不過真正的原因還是圍繞在過度的通貨膨脹。
---------------------------
以下參考來源 : http://www.wretch.cc/blog/bonddealer/16624036

1989-1992 年 共產勢力瓦解 數十億人口進入【全球化】
20年後由於
1.中國的經濟過熱引發全球通貨膨脹
2.美國新能源法案在通貨膨脹火上加油
3.歐美債務風暴遺留中東世界政經真空

回教世界七億人口也許會參考中國【政經分離】的模式。利用外資+廉價勞工的高度就業。換取政治穩定。

人民幣匯改→亞洲金融風暴
茉莉花革命→刺激中國轉型 or 取代中國成為世界血汗工廠
中國十億人口經濟改善後對全球輸出通貨膨脹,再加上未來回教七億人口經濟條件的改善。通膨這隻怪獸將越來越大條..............

※用碎片拼出泡沫的圖像
美元在全球投資上場中扮演的角色與的重要性:
1.全球絕大多數商品的結算貨幣(黃金、石油等大部分原物料)
2.全球60%儲備貨幣
美元轉弱→資金從美國流向世界各地
美元轉強→資金從世界各地回流美國

1990以前的弱勢美元
1.美國在冷戰時期軍備支出
2.1980 年儲貸危機與房地產泡沫
3.日本第一與日圓大幅升值的威脅
1990以後強勢的美元
1.冷戰結束
2.美國財政改善
3.電腦工業的發展補足汽車工業落後日本的缺口
4.1990日本泡沫資金大量流回美國
5.1994年美國啟動升息循環
再加上中國匯改引爆1997 亞洲金融風暴

2001-2011上半年美元的弱勢
1.911 復仇時期
2.2007 年次貸風暴
3.金磚四國強盛的年代
2011年下半以後
1.抓到賓拉登 (聽說是在家裡玩 iPhone 被定位到)
2.美國財政改善
3.美國工業電腦轉向網路軟體產業
4.亞洲國家資產泡沫資金撤出回流美國
5.美國量化寬鬆結束,資金回游美國

再加上時間的因素推論美元上漲後全球的局勢。中國與台灣等興新國家,就必須面臨資金大量的外流引發的股價與房市的大幅修正。

第九章的 別活在別人的思想裡
思考題解答: 許多人應該都是停留在第一張圖的思考模式。正解為第二張圖。


我們的思考方式是不是常常被無形的框架給限制住了呢????

沒有留言:

Where am I?

追蹤者

網誌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