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2日 星期四

教養的迷思~讀書摘要


        這本書所說的除了極端家庭外。都適用。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於小孩的教育曾經茫然
,建議也買一本回家看。作者是個被哈佛心理系退學的研究生。正因為如此才對學術上的盲點
看得特別透徹。最後作者的論文也成為哈佛的教科書。
         前言開明見山清楚的說到:
【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長期有效應嗎?本文檢視所有證據後所下的結論是:沒有!】
為此作者希望為人父母養育孩子的人放輕鬆一點。因為少了壓力可以給孩子有更快樂的童年。

PS:每當翻開書前看到書末將近50頁的參考書目就知道又是一本濃縮一個作家一生精華的好書
如果上帝創造了一天24hrs ,我希望我的每一分鐘都能塞滿這樣的精華。
企圖讓我的24hrs是你的48hrs~~向上帝偷取時間。
~在一個PS:如果你是家暴受害者~因為小孩的原故忍氣吞聲受暴。看過本書且贊同本書理論。
那很有可能會造成離婚事件~~不過這也是好是一樁。
--------------------------------------------------
重點:
【社會改變的機制】
        如果你非常嚴格的教育小孩,是為了甚麼? 要讓他像你一樣有成就。還是不要讓他像你
一樣沒有成就。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有一個心中理想的目標。想要小孩的未來像甚麼一樣。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種族只有大人跟小孩兩個分類。小孩無力改變文化且只能乖乖聽大人的
,大人不會改變文化,因為他們是文化的捍衛者。文化一塵不代代相傳。即中國沒有春秋戰
國、五代十國,從堯舜後就沒變過了~~就不會產生多元化的變異----叛逆的青少年是社會快速
改變的機制。P395.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強硬的要孩子們接受我們的觀念。禁止他們那個這個的。我們的遠古
祖先的狩獵生活能夠一點一滴的進化成高科技的現代。應該就是每個年輕人對上一世代,
過的生活感到不滿足,產生變得更好的慾望驅動力,經過幾千年慢慢累積出來的。

【雙向街】
        教養孩子並不是父母對孩子做些甚麼;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事。
書中舉例如果有個媽媽和他的兩個小姐弟。遇見一隻狗,弟弟很膽小媽媽通常會鼓勵他說:
來吧!這隻狗不會咬你的。而姊姊卻很開心的衝向汪汪叫的狗,媽媽會跟姐姐說:這隻狗
不喜歡你別靠近他。
       極端例子:如果小孩是自閉症,他不會正眼看人,不會對父母笑。母親通常會對小孩很
冷淡。母親的冷漠不是造成孩子自閉症的原因,而是孩子不正常的反應,是自閉症帶來的果。
【當小孩來到這個世界時,就以經與眾不同;父母用不同對待的方式每一個小孩,因為他們的個性不同。
所以常常有人抱怨父母只栽培弟弟一輩子怨恨因為別人讓自己沒長進。是導因為果。
------------------------
((還有好多要寫不過明天要上班待續!))

-------------------------
       行為遺傳學研究孩子和父母在性格上相關係數通常低於0.5。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相關,已
經低到彼此基因的共同性就足以解釋所有的相關。 (P.70)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同卵雙生子,
人格特質的相關也只有0.5。以上說明了家庭外部的成長環境影響了另0.5的人格特性。而家庭
教養對孩子長遠的人格特性幾乎沒有影響力。(P.82)
-------------------------
      看到這裡為人父母的應該不用在用高壓式的教育,來對待自己的心肝寶貝了。
((上班去~~~下班再繼續~~~))------9/23
------------------------
       第六章小男嬰與小黑猩猩一起生活的實驗裡。一般的嬰兒在19個月至少要學會50個單字。
但成天跟小黑猩猩玩在一起的男嬰卻只會3個單字,但對於如何跟黑猩猩溝通卻是相當熟練。
為何男嬰不是跟他常相伴父母學習語言?說明了幼兒在一歲以前,就會依年齡來分類。這是就
是同齊力量的極端例子。作者提到另一個例子是監獄內(犯人VS獄卒)=(小孩VS大人) 如果犯人
模仿學習獄卒的行為是會被其他犯人(同齊力量)給壓下去的。大人的世界跟小孩的世界是完全
不同的。因為大人可以做的事情通常小孩都不能做。做了除了會被罵也會被夥伴白眼。
       當孩子更大了,在他的團體內有更多的分類。選定自己的角色後,孩子的特性便開始發展
。而且常常是更誇張的發展。耍寶好笑的變得更耍寶好笑,會讀書的變得更會讀書。幽默跟
學識成他們的特長。一個聰明的孩子比較可能去參加功課比較好的學生團體,一個不怎麼聰明
的學生會去加入另一個團體。因此聰明的會變得更有動機在學業上表現更好。心理學家稱之為
【馬太效應】聖經:《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叫他有餘。》(馬太福音25:29)
        分到好的類別真的很重要,作者提過兩個例子。美國黑白混合的學校。如果要黑人學生
上電視他寧願被拍到靠手銬的樣子也不要被拍到認真看書的樣子。一個黑人學生最近考
試考得特別好。你只要給一些民族性的暗示他下次的成績就會變差。另一個例子也發生在我們
的學校環境。以前我在念書的時候老師常常會幫我們分類:【女生的數理通常比較不好。】~
如果有個女孩他的數學成績不錯。你只要多強調一些性別的認知他的數理表現就會變差。
我記得我國中班上有一個數理非常好的女同學。他被女生團體排擠,更被男生團體歸為異類。
我記得她最後念的竟然是成大歷史系。作者也有提及雖然被歸為異類但是心中還是會有自我
分類,我想她最後來開這團體前後都是把自己歸為女性類別。在美國如果是純黑人學校也會出
現一堆天才學生。家庭外的環境跟文化對我們的人格影響真的很大。

第十一章---孩子的學校
P.351 老師的權利有一大部分來自於她可以把學生放在大家注意利的焦點上;她可以使一個
學生成為大眾的笑柄,或大家羨慕的對像。.....父母對小孩的影響力似乎微乎其微但老師有
權利何責任,因為她們控制全體小孩,且她們的影響力是長遠的。她們影響小孩在家庭以外
的世界,這個世界是孩子要度過一生的地方。
        這裡讓我想到一個例子。加拿大是一個曲棍球狂熱的國家。每個曲棍球教練都積極的在找
9~10歲未來的明星球員。當孩子被選上加入代表隊,從此有好的教練指導。優秀的隊友。更多
出場機會。還有不斷加強自我技巧的壓力。優勢越來越明顯,到13~14歲具備加入大聯盟B組。
日後又更上一層樓。我們來看看這些自以為是明星球員教練是如何挑選出優秀的球員的。
         加拿大曲棍球年齡分組是1月1日為分界。1/1~12/31 一組。從大聯盟A組的名單看到。生日是1~3月占了>85% 幾乎看不到9~12月出生的人。9歲的小孩年頭跟年尾身體的成熟度就會
有很明險的差異。如果今天學校教育在做這種分類。因為你加小朋友是年尾生的被分到B段班
,然後學校因為A段班的學生擁有大部分教育資源上了明星高中而自傲。我覺得這真的不是
很公平。因此我對我小孩從小的教育是他有特別優異的才能(如美術)我不會特別去吹捧,而是
鼓勵他多接觸各個領域。畢竟在這極端的世界不缺專才。缺的是通才。
        如同本書所說:當老師把全班學生分為閱讀能力好的跟普通的。通常不會有任何例外,好
的會越來越好。差的只會越來越差。
         團體意識會使人覺得自己的團體是最好的,並不是說閱讀差的會覺得自己閱讀好。而是
會找出其他特性譬如會覺得組內都是駿男美女。書呆子組都是醜八怪。或是他們的運動神經
比另一組好。學的快的人和學的慢的人他們團體對比下,使得學的慢的採取一個常模態度。
使他們更笨,或是說,常模使他們避免去做可以讓他們變得更聰明的事情。
         作者有提到一個破解這個問題的例子(P204)。就是強盜洞實驗。一個每個都極相似青年
團體被放到強盜洞州立公園。在將他細分為兩個團體。實驗的尾端兩個團體已經出現流血互
相惡劣攻擊的狀態。最後實驗人員假裝災難將至(風災、斷糧....) 須要大家團結才能度過難關。
就是讓這個分裂的團體有共同的目標。彼此才會開始互助合作。
【老師的責任是給學生一個共同的目標,使他們團結起來。】
閱讀強的幫助閱讀弱的共同培養好的閱讀能力。
        P.375 家裡有豐富書籍的學生成績比較好。家庭環境造成的種差異。主要原因是文化,
而不是家庭。家裡有豐富書籍,多半是父母大學研究所畢業的中產階級家庭。這種家庭一般
非常重視閱讀、教育。小孩把這種文化帶到他的同儕團體中。小孩們的團體也會保留這種態
度,如果這是他們的共同點的話。

第十二章---長大成人
        青少年並不是想變成大人,他們是想與大人話分界線,把他們和大人區分出來。
即使是最贊同教養假設的人都不得不承認青少年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小,受朋友影響比較大。
        傳統認為小孩模仿大人。他們越大越會假裝是個大人。作者反對這個看法的兩大理由。
第一: 在許多社會如果小孩像大人的行為會被認為不敬,因此小孩得到的第一個教訓通常是
不可以像大人一樣。
第二:小孩的目標並不是病成一個成功的大人,就好像囚犯目標不是變成一個成功的獄卒。
孩子的目標是變成一個成功的小孩。
        當同儕團體和父母有意致的目標和價值,青少年和他的父母間的摩擦最小。
P.401 為何麼青少年會做蠢事?如何阻止?......P.404 我們控制媒體,而媒體是小孩文化的主要
輸入來源。
P.409 心理學家用『關鍵期』來說明某些事情如果要發生的話,必須要在那一段實其發生;鴨
子的『銘印』就是一個例子。心理學家用『敏感時期』來說明某些事情可以在某個時情很輕
鬆的完成,但是要在別的時期去做,就很困難。童年是習得母語和塑造基本個性
『敏感時期』,這些雖然在青少年會慢慢成型。但基本架構建立是在童年時期。

第十四章---父母能做些甚麼?

孩子在家理學到甚麼? P.460

       孩子把在家所學到的東西帶到同儕團體去,假如這些東西跟其他孩子在家理學的一樣,孩
子就會留住他。P.461
       孩子在家中學習鋼琴,學習成為一個醫生,學習成為民進黨員(我家是深綠不過我真的對
政治沒興趣),或者學著如何做菜。還在在家中沒學到的是如何在公共場合型為得體。以及他
們在團體內什甚麼角色。----這些是他們在同儕團體中學的。(P.463)

父母選擇孩子同儕的權利

       這是所有父母都有的權利,這是我們可以控致孩子未來走向的方法之一。孟母三遷故事
雖然老掉牙。但別忽略這個重要性。......只要我們搬到不同社區或選擇一個不同的學校。我們
就可以改變孩一生要走的路。但一個智力中下的小孩去上一個智力中上的學校容易被排擠。
但不是世界末日,在當下雖然會有很深的傷害,被同儕排擠一樣會被社會化。所以選擇一個愛
看書而不會被同學嘲笑的學校是很重要的。

自尊和地位

父母無法防止他們的孩子不被同儕團體做負面的角色指定,但我們可以減少這種狀況發生。
我們可以讓小孩外表看起來正常,很有吸引力。所謂正常是穿別人也會穿的衣服。吸引力是
只待滿臉痘痘的小孩去看醫生。讓臉型不正的小孩去做矯正。

父母應該要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假如你並沒有想受到這個樂趣,或許你太努力、做的太過頭了。(P.480)
        愛你的孩子,因為孩子很可愛,而不是因為你認為他們需要愛、把握機會享受他們,並
近可能教導你所有的知識。放輕鬆一點,他們將來會怎樣並不會反映出你對他們的照顧。你
既不能使他們除了有你的機因以外在更完美,也無法毀滅他們。他們不應該是你可以使其更加
完美或加以毀滅。因為他們是屬於明天的。(P.486)

     
 













2011年9月18日 星期日

我愛喝的白色液體其實毒藥!



骨骼疏鬆症:
       骨骼代謝:1. 蝕骨細胞→消滅老化骨質 。2.造骨細胞+幹細胞→生成新的骨骼
乳製品的影響:
       1.乳製品含大量的鈣,加速造骨細胞的形成。
       2.乳製品也含大量的IGF-1 生長因素能夠大量增加骨重塑,刺激造骨細胞作用。
       3.乳製品會在體內形成酸性體質這也是加速骨重塑的因素致之一。
於是在生命前幾十年過度刺激造骨細胞造成成晚期造骨細胞不足剩蝕骨細胞活躍。
以上破解了東方人奶製品吃得少骨骼疏鬆症的問題卻比西方人少的謎題。
----------------------------------------------------------------
如果你以為大量食用牛奶的後遺症就這樣~那你就錯了!
牛奶是給嬰兒喝的。長大成人後,要喝啤酒。
-----Arnold Schwarzenegger

腫瘤:(癌症的開關)
        實驗將白老鼠暴露在致癌物(花生產生的黃菊毒素)其體內的腫瘤細胞發展的曲線,
隨著蛋白質含量多寡而變化。蛋白質飲食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內腫瘤細胞幾乎不會增長,
一但超過腫瘤細胞會隨著蛋白質含量增長而成長。
PS:穀蛋白不會有影響。而是牛奶內的酪蛋白。
另一個研究:給與B型肝炎病毒白老鼠還有 22%酪蛋白飲食。最後這些老鼠接得到肝癌。
而攝取6%酪蛋白的老鼠沒有一隻有生病。
        IGF-1 : 牛奶內有豐富的IGF-1 他可以使小牛快速的成長。更可以讓癌細胞加速生長。
血液內IGF-1 濃度超高的人在50歲前羅患乳癌、前列腺癌、肺癌的風險也極高。白老鼠的
實驗中兩組1.給與IGF-1 2.給與IGF-1 + 酪蛋白 ,兩組體內的IGF-1 殘流量分別為10% 與70%
。維生素D是天然的抗癌劑可以控制IGF-1在人體內的殘量。偏偏乳製品在體內產生偏酸性
,造成維生素D無法在體內正常運作。過量的IGF-1阻止前列腺癌與乳癌細胞的凋亡,癌細胞
存活下來,然後繁殖。
        攝取大量乳酪得睪丸癌與卵巢機率較高、牛奶則會提高前列腺癌、子宮癌、卵巢癌
。(今日工業生產的乳品含有大量的女性荷爾蒙--雌激素與黃體酮)

兒童第一類糖尿病:
        過早讓兒童接觸食物蛋白質,大部分兒童可以消化但是少部分無法消化。於是蛋白質
碎片流進血液,免疫系統找到他而要消滅他,連同負責宜島素的胰線細胞一起毀滅。就因為
兩個長得很像。多發性硬化症也是類似情形。
------------------------------------------------------------------
        血糖指數與胰島素是相符合的。在正常的狀況下胰島素比率會隨著血糖指數變化(成正比)
。牛奶不會升高血糖卻會大大提升胰島素濃度。這個現象會造成胰島素阻抗性,細胞不再回應
激素的刺激。當肌肉細胞(肝臟、脂肪組織和血管壁細胞)不再回應胰島素的呼應即
【胰島素阻抗性】,這時血糖濃度維持很高,胰線則疲於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修補這個狀況。

胰島素阻抗性對器官會造成重大影響,使胰島素濃度長期偏高和整體失調。也就是X症候群。
包含肥胖症、糖尿病、心臟問題、高血壓、三酸甘油脂偏高、好的膽固醇濃度偏低。

-------------------------------------------------------------------
以上專業的分析真的讓這本書真的物超所值。本書訂價300博客來特價五折。跟去看一次醫生
的錢一樣。沒有任何一個醫生會因為你花150跟你說那麼多。等到以上症狀都出現了就不是
150可以解決的了。我最近花在鮮奶的錢一個月大概2000一個禮拜大概4瓶。~~看來要減低喝
牛奶的量了!難怪最近每個人都說我變胖了><" 討厭!!




Where am I?

追蹤者

網誌存檔